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 > 正文

“破净”潮有所好转、银行“大手笔”分红 理财产品VS银行股哪个更香?

  • 2022-04-07 20:36:50 来源:北京商报

2022年理财市场进入全面净值时代,产品收益出现波动成为常态,净值产品出现“负收益”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也让不少投资者高呼“理财太难了,还不如买银行股!”4月6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自多家理财子公司开启自购模式后,理财产品“破净”这一状况有所缓解,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破净”产品数量已下降至1372只。银行股方面,基于较高的分红水平,不少银行的股息率也保持在高位,截至4月6日最新收盘日,有3家上市银行的股息率更是超过6%。一边是理财产品净值型逐渐趋稳,另一边是银行股高股息率,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到底是持有理财产品还是银行个股?对于原本投资理财产品的银行投资者来说,转而投资银行股是否是个好的选择?

理财产品“破净”潮有所好转

自多家理财子公司开启“大手笔”自购后,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现象有所缓解。4月6日,北京商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4月6日,剔除近6月无净值的产品后,银行理财子公司共发行27324只理财产品,其中净值在“1”以下的理财产品数量为1372只,约全部发行产品的5.02%;这一数据相较3月23日的1452只有所下降。

理财产品“破净”潮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多家理财子公司也官宣自购释放信心。3月23日,光大理财发布公告称,将以自有资金不超过2亿元投资该公司发行的“阳光红”股票型和“阳光橙”混合型理财产品,打响了理财子公司自购产品的第一枪。

随后南银理财、中邮理财、兴银理财、招银理财纷纷跟进,“自掏腰包”购买旗下理财产品。其中,南银理财已投入5亿元,中邮理财宣布已耗资6.5亿元购入旗下理财产品,兴银理财表示,将以自有资金约10亿元投资于该公司管理的理财产品,招银理财则拟花费约5亿元用于认购/申购其旗下理财产品。

对于自购的原因,有多家理财子公司称,希望通过此举展现公司对资本市场长期看好并向投资者传递信心。一位理财子公司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购的行为并不是近期才开始,公司2020年12月以来便以自有资金陆续认购、申购公司旗下多只理财产品,覆盖多个品种,近期受市场扰动,产品净值有所波动,基于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公司才官宣以自有资金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携手共进。

由于净值型理财产品没有明确的预期收益率,收益均以净值形式表现。简单来说,假设用户购买时产品的净值为1,若在下一个开放日,产品净值变为1.2,则用户的收益就是1.2-1=0.2元,若净值变为0.9,则收益为0.9-1=-0.1元,也就是亏损0.1元。

随着越来越多的理财子公司加入自购队伍,理财产品“破净”局面能否进一步缓解?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从目前理财产品底层资产配置情况看,固收类资产配比占据绝对比重,净值波动较大主要是混合类与权益类产品;国内稳健型理财产品整体表现平稳;从目前我国资产整体估值低洼看,进一步出现大量资产“破净”可能性低,不会出现所谓的大面积“破净”。

银行股股息率表现不俗

银行理财产品“保本、保收益”时代已经过去,在今年特殊环境的影响下,理财产品“破净”也引发投资者对银行高股息率的关注,有不少投资者高呼,“买理财产品还不如买银行股”。

随着A股上市银行2021年年报的陆续披露,各家银行的分红和股息收益率情况也浮出水面。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共有20家银行公布了分红预案。

在分红占比中,国有六大行为“主力军”,工商银行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93元(含税)、农业银行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68元(含税)、中国银行每10股派息2.21元(含税)、建设银行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3.64元(含税)、交通银行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3.55元(含税)、邮储银行每10股普通股派发人民币2.474元(含税)。

通过计算可得,工商银行分红金额最高,达1045.34亿元,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以及邮储银行拟分红金额分别为910.04亿元、723.76亿元、650.6亿元、263.63亿元和228.56亿元,六大国有行合计分红金额超3800亿元。

相较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也诚意满满回馈投资者,招商银行向全体股东合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383.85亿元,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向全体股东派发的现金红利总额分别为215.01 亿元、140亿元。

基于较高的分红水平,不少银行的股息率也保持在高位。股息率是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是挑选收益型股票的重要参考标准,计算方法为:股息率=每股现金分红/该股票现价×100%。

根据Wind数据显示,以2021年为报告期,截至4月6日最新收盘日,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渝农商行、工商银行的股息率超过6%,分别为6.87%、6.70%、6.67%、6.17%、6.07%。

在业绩发布会上,多位银行高管也将银行股息率与存款利率和理财收益率进行对比,呼吁投资者关注自家股票。光大银行副行长赵陵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光大银行A股股息率远高于当前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也远超过一年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对中国银行这只股票,该出手时就出手,该下单时就下单。”中国银行行长刘金表示,2021年该行股息率比上年上升了1.21个百分点,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是一个稳定可靠的选择。

理财产品VS银行股哪个更香?

“资管新规”后,理财产品“刚兑”金钟罩被打破,净值型波动成为常态,那么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到底是持有理财产品还是银行个股?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指出,过去的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大多执行刚性兑付,投资者基本都能拿到预期的收益率,但净值型理财产品全都不保本,收益是不断波动的,需要投资者自己去衡量理财产品的风险高低,综合评估产品的风险、收益、流动性等因素,以及是否适合自己。闭眼买理财的时代已经结束,如果投资者不能提高自己的理财水平及风险意识,有可能买到超出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一旦产品净值大幅波动尤其是净值下跌,投资者容易产生焦虑或恐慌情绪。

但值得关注的是,“买银行股不仅要参考股息率,还要重点关注股价波动,不同银行的股息率及股价波动很大,考验投资者的选股能力;相对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整体要小很多,实际到期亏损的产品占比很低。”刘银平表示。

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直言,银行理财产品和银行股投资两种方式风险水平不一样,理财产品底层资产配置的是固定收益类的产品,如债券、银行间票据等相对比较稳定,如果购买银行股,属于股市投资也是高风险投资,投资者需要谨慎甄别。

正如周茂华所言,客观上,银行股与理财产品属于两种不同的投资品,影响银行股息率因素较多,银行股分红、银行股价波动、投资入场时点,还涉所得税问题;而银行理财期限选择较多,理财产品整体风险低于股票资产的风险。

周茂华进一步指出,投资者购买股票不仅要看股息率,也要关注股价、成长性及入场时机,基于国内经济基本面持续恢复,作为典型周期板块的银行资产质量与盈利将持续改善,乐观看待后续板块估值修复行情,不建议保守型投资者入手。

标签: 中国银行 农业银行 交通银行

推荐阅读

“破净”潮有所好转、银行“大手笔”分红 理财产品VS银行股哪个更香?

2022年理财市场进入全面净值时代产品收益出现波动成为常态净值产品出现负收益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也让不...

中概股回归浪潮将至?11只TMT中概股在港二次上市 新募资超2200亿港元 对A股将有何影响?

近年来包括百度微博等中概股行业巨头赴港二次上市数据显示2018年港交所修改上市制度以来截至目前已有11...

保险业“绿色”主题进行时:绿色投资超万亿、绿色保险产品创新正加速

保险机构正以实际行动为绿色助攻近日多家保险机构披露ESG报告其中梳理了保险业在承保投资两端的细节中国...

港股恒指收跌1.23% 恒生科技指数跌2.5%

香港恒生指数收跌123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48医药股领跌开拓药业跌近25科技股走低快手哔哩哔哩瑞声科技跌超4...

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办法或将发布

财联社4月7日电在前期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办法试行草案》拟提交理事会审议并表...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房产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商业